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slogon
童權─結語

童權─結語

成長,其實是一場權力和權利的持續角力。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很努力地吸收各種知識,渴望成為一個大人,因為我們深深地明白只有成為大人,我們才會真正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行使權利的主體。當中的可悲,是我們往往擁有權力,才能擁有權利。故此,人會下意識地與自己的童年割裂。帶來的結果,就是大人與孩子變成階級的關係。這亦解釋為甚麼「兒童作為權利主體」的思想一直無法在社會中扎根。香港早於1994年成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締約方,但在生存權利、發展權、受保護權以外,兒童參與權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

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在《兒童有受尊重的權利》的文章中說:「教會了孩子輕視弱者。這種錯誤的教育,注定了他們黑暗的未來。」而我們如何終止這黑暗的輪迴呢?就是讓自己再次成為孩子,一再反芻自己成長的經驗。

《 畫鯨魚的小孩》(Imagination, Whale)是2001年一齣日本公益廣告,講述一名男孩日以繼夜塗黑一張又一張的畫紙,大人不明所以。原來小孩是要把黑色的圖畫拼湊成一條龐大的鯨魚。正因為大人常會「自以為是」,便難覺察自己的盲點。我們努力成為大人,又要不斷放下,學習孩子的心。成長,就是在看似迂迴的路上領受生命的意義。

  • 某夜,阿豆在看海中的島嶼群,發現一座小島長了一隻眼睛。

    他仔細一看,原來是鯨魚啊 !

    鯨魚問:「小朋友,你不怕黑嗎?」

    阿豆反問鯨魚:「我很怕。你也怕黑嗎? 」

    鯨魚回答說:「現在我學會在漆黑中找樂趣 ! 只要你仔細看看天空,

    你會發現漆黑之中有不同深淺的顏色。」

    阿豆思索鯨魚的話。

  • 第二天早上,阿豆回校上美勞課。

    美術老師說:「大家可以隨心而畫 ! 」

    同學們都繪畫七彩繽紛的圖畫。

    唯獨阿豆用黑色填滿一張又一張的畫紙。

    老師生氣地說:「你為甚麼不能認真地畫好一幅圖畫呢?」

    但阿豆想要回應時,老師已轉身離開。

  • 那夜,阿豆駕着父親的小船出海找鯨魚。

    阿豆向鯨魚傾訴:「為甚麼大人總是看不到我的努力?」

    鯨魚安慰他:「我明白你的感受。告訴你一個秘密吖 !

    因為我的聲頻與其他鯨魚不同,父母以為我是啞巴,

    聽不到我的聲音,後來我們在大海中失散了。

    我曾經覺得自己是隱形的存在,直至你看到我。」

  • 一天,阿豆把一疊黑色的圖畫帶到沙灘上,引來泳客圍觀。

    原來,他要拼砌出一條很大的鯨魚。

    鯨魚躍出水面,濺起的水散落像煙花,是給阿豆作回禮。

    鯨魚很感動,說:「謝謝你讓人看見我這座孤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