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slogon
深度分析:當「孤獨」成為流行病
  • 首頁
  • >
  • 深度分析:當「孤獨」成為流行病

深度分析:當「孤獨」成為流行病

經過三年的疫情,人們改變了生活習慣。在家工作、網課、網購及使用即時通訊軟件等等已習以為常,人與人之間的實體接觸隨之減少。世界衛生組織在2021年表示,多達兩至三成居住於中國、歐洲、拉丁美洲和美國的長者感到孤獨。雖然香港是全球居住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每人所佔用的空間很少,理應人與人之間有着密切的接觸。偏偏在這個城市內,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市民都曾感到孤獨。由於孤獨與身心健康有密切關係,「孤獨」不再單純地被視為個人問題,而是值得公眾關注的公共衛生議題。英國及日本更設立孤獨大臣,由國家層面制訂政策以應對狀況。

 

孤獨量表 (參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而設計)
以上問題參考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孤獨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而設計


甚麼是孤獨?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孤獨(loneliness)的意思是:由於獨處或自覺孤獨,而產生的情感和認知上的不安。心理學理論和研究提供了不同角度去理解孤獨。社會心理學強 調,當渴望親密和陪伴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導致情緒苦惱的經驗。個人對社交關係的不滿意與實際個人社交互動的數量並無直接關係。而認知心理學認為,自我期望與實際社交關係之間的落差會產生不快和令人不安的體驗。至於存在主義或人文主義的心理學家則認為,孤獨感是人類無可避免的痛苦經驗,但有助加深對自我的認識。孤獨可以細分為「情感性孤獨(emotional loneliness)」及「社交性孤獨(social loneliness)」。前者是源於缺乏與重要他人或親密他人的緊密情感連結,主觀地感到自己孤身一人;後者則源於與他人缺乏有意義的社交連結或社交網絡不足。


神經學家John Cacioppo認為孤獨是人類進化的產物。幾千年來,人類都是依靠群居生活以增加生存機會。孤獨就如同饑餓、口渴一樣的生存機制,驅使人類要保持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在大自然世界裏,有些動物在沒有父母的照顧下能獨自成長;有些動物則在父母的身邊下成長,到一定歲數後才離群獨居;亦有一些動物一直過着群居生活。人類是群居動物,自出生起,我們與父母和兄弟姊妹一起生活。我們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關係,不論是與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學、伴侶、子女的關係。當關係出現問題,需求得不到滿足,會使我們感到困擾,生活失去平衡。孤獨感,正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出現狀況,感到不被理解,或得不到關心。即使與家人同住、正在戀愛中或在社交平台上有很多朋友,但仍然感到孤獨。因此孤獨感是一種主觀的心理狀態。

資料圖片


年青人、長者同感孤獨

一說到孤獨,大眾普遍在腦海立即浮現出孤獨老人的影像。我們亦經常在媒體上看到「獨居長者」、「隱蔽青年」等等的名詞。究竟香港的孤獨情況是怎樣?長者及青少年的孤獨感是否較嚴重?由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聯同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糸進行的「基層長者戶需要研究2023」,發現受訪的基層長者在孤獨量表中平均達 9.2分,屬於嚴重程度的孤獨感。可見,有相當程度的長者正受孤獨之苦。至於青年人,香港青年協會2021年進行「青年孤獨感」調查發現,超過四成的受訪青年「感到孤獨」。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經進行一個有超過5.5萬名來自世界各地受訪者參與的「孤獨實驗」調查,發現年青人比長者更感孤獨。在75歲以上的受訪者中,兩成七人表示「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這個比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數字相約。至於孤獨比例最嚴重的年齡組群則是16至24歲,多達四成人「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調查亦發現,當被問到在人生那個階段感到孤獨時,最多受訪者回答是青年時期。調查團隊推斷,16到24歲是人生歷程中的過渡時期,升讀大學、進入職場、離開熟悉的生活圈子等等,面對未知的將來,重新尋找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種種的挑戰令這個群組的青年人容易感到孤獨。


一個人不等於孤獨

一個容易與「孤獨」混淆的概念是「獨處(solitude)」。獨處是獨自一人但不會感到孤獨,能享受當中的平靜,是一種心滿意足的狀態。相反,孤獨的人即使置身人群當中也一樣感到孤獨,感覺自己被孤立,感受不到與他人有具意義的連結,渴望社交接觸。另一個相近的名詞為「獨居」。隨著人們壽命愈來愈長,不少長者面對子女成家立室,老伴過世,不得不過着獨居生活。雖然不少獨居長者因體弱,欠缺社交生活,沒有家人支援,感到孤獨無助。但獨居不一定感到孤獨,在長者中心裏,不時會遇上參與義工服務、每星期到教會、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的獨居長者。他們會告訴你,雖然一個人生活,但生活充實、自由,一點也不孤獨。在家訪中,亦會遇到雖與家人同住,但彼此之間沒有交流,與鄰舍關係冷漠,沒有任何社交生活的孤獨長者。

或許你覺得孤獨只是一種感受,只要學習跟孤獨共處就可以了。然而,孤獨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及行為,更會逐漸演變成慢性孤獨。孤獨等同每天吸食15支香煙,並會增加死亡風險。不少研究發現,孤獨會危害身體健康,增加罹患心臟病、中風、關節炎、糖尿病、癌症、認知功能缺損的風險。孤獨亦影響睡眠質素,並與憂鬱、焦慮、甚至自殺有關。孤獨令人減少運動、更常吸煙、酗酒、甚至染上毒癮。此外,慢性孤獨令人變得難以與人交談、無法維繫原有的社交網絡、缺乏自信、思想負面、不注重外表及個人衛生等等,形成惡性循環,令原本孤獨的人更難與人建立有意義的聯繫。


正面應對孤獨

暫時香港沒有一個大型調查去了解整體市民的孤獨狀況,但後疫情時代的香港社會面對人口老化、經濟復常步伐放緩、人口外移等情況,相信不少市民飽受孤獨之苦。社會不應將「孤獨」視為個人問題,亦不應誤以為「孤獨」只存在於長者及青年組群。正因為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某個人生階段上受「孤獨」影響,適當的支持將有助受孤獨困擾的朋友走出幽谷。每個人的孤獨感都有所不同。世上並沒有一條神奇藥方可醫治社會孤獨。英國廣播公司的「孤獨實驗」調查綜合受訪者的意見,整理了以下幾項對抗孤獨的方法:

正面應對孤獨

  1. 投入工作、學習或興趣活動,分散注意力
  2. 參加社交團體或開展新的社交圈子
  3. 不能改變外在環境,就改變自己心態
  4. 嘗試主動與人打開話題
  5. 與家人及朋友分享心事
  6. 學習欣賞別人善意的一面
  7. 靜下來思考一下為何自己感到孤獨
  8. 接受現在,讓時間沖淡孤獨感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神經學家John Cacioppo則提出以「EASE」去應對孤獨,重新建立社交連結。

Extend yourself:逐少在安全的環境下拉闊自己的社交。

Have an action plan: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現狀,踏出第一步,按自己的能力及感覺,慢慢參與活動,與人接觸。

Selection:重質不重量,建立有意義及雙方都感滿意的真實人際關係,更勝過在社交平台上的「朋友」。

Expect the best:社交滿足感讓我們變得更樂觀及有良好抗逆力,欣賞生活美好的一面。同時,亦不會害怕被人拒絶。


如果以上的方法都無助紓緩孤獨,那麼,你需要的是接受別人的幫助。孤獨並非個人問題,需連結社會上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共同關注「孤獨」議題。當人人都願意關心身邊人,自然能令整個社會擺脫孤獨感。



參考資料

  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3).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https://dictionary.apa.org/loneliness?s2=P1029444033_1683504008631244295
  2. BBC. (2023). The Anatomy of Loneliness.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m0000mj9
  3. British Red Cross & Co-Operative Foundation. (2016). Trapped in a Bubble: An Investigation into Triggers for Loneliness in the UK. https://assets.ctfassets.net/5ywmq66472jr/5tKumBSlO0suKwiWO6KmaM/230366b0171541781a0cd98fa80fdc6e/Coop_Trapped_in_a_bubble_report.pdf
  4. Cacioppo, J. T. (2008, December 12). Easing Your Way Out of Loneliness: What can be done to escape the grips of loneliness?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connections/200812/easing-your-way-out-loneliness
  5. Hammond, C. (2018, February 14). Five myths about loneliness.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80213-five-myths-about-loneliness
  6. Hammond, C. (2018, October 1).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loneliness.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80928-the-surprising-truth-about-loneliness
  7. Russell, D., Peplau, L. A., & Cutrona, C. E. (1980). 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 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evi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3), 472-48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39.3.472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among older people: Advocacy brief.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30749
  9. 香港青年協會青協(2021)。青協「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公布「青年孤獨感問卷」調查結果。https://hkfyg.org.hk/en/2021/03/23/utouch-2/
  10. 劉嘉年(2021)。老年孤獨、社交孤立與健康。生活科學學報,23 (1),1-25。http://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0908/2/B2301-%E8%80%81%E5%B9%B4%E5%AD%A4%E7%8D%A8%E7%A4%BE%E4%BA%A4%E5%AD%A4%E7%AB%8B%E8%88%87%E5%81%A5%E5%BA%B70726.pdf
  11.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2023)。基層長者戶需要研究報告發佈會。https://soco.org.hk/2023%e5%b9%b4%e5%9f%ba%e5%b1%a4%e9%95%b7%e8%80%85%e6%88%b6%e9%9c%80%e8%a6%81%e7%a0%94%e7%a9%b6%e5%a0%b1%e5%91%8a%e7%99%bc%e4%bd%88%e6%9c%8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