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slogon
提高對虐兒個案敏感度 免悲劇再現

提高對虐兒個案敏感度 免悲劇再現

日期: 05/05/2021

屯門五歲女童遭虐待致死案的法律程序歷時三年,終於有裁決。事件仍叫人悲痛不已,為了保護孩童健康成長,避免悲劇再發生,社會有必要從中汲取教訓,增加對虐兒個案及受困擾家庭的敏銳度及支援,並盡快完善本港的保護兒童制度。就此,本處有以下建議:
1. 主動求助與關心 可免生悲劇及傷害
主動求助是負責任的表現
當家庭面對離婚和再婚的重大轉變,成人及兒童都需要適應,過程往往充滿挑戰和困難,若處理不當,容易引發傷害兒童的危機。遇有困難,及早主動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絕非脆弱的表現,而是愛惜家人、為自己及家人負責任的行為。此外,各專業若接觸到這些家庭亦要份外留神,細意關心他們,並按其需要提供相應的支援。
關顧親友鄰里絕非多管閒事
我們若留意到身邊有家庭出現了狀況,或許會擔心自己的關心會否被視作「八卦」,亦有人可能認為「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最好不要多管閒事。但其實不少正經歷困難的家庭,都傾向把自身的狀況隱藏起來,若有鄰里相助,能有效推動他們及早求助,讓問題免於惡化,尤其當事件牽涉到最不能保護自己的孩童。若市民擔心到親友鄰里的狀況,又不確定自己是否應該及如何介入,可以致電社會福利署熱線或向各區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查詢。
加強跨專業協作
社工、教師、醫生等等都是最有機會接觸到懷疑虐兒個案的專業人員。各方對於如何跟進懷疑虐兒個案,或有不同的考慮,但都應以保護兒童為最大前提。當局應配以適當的職前及在職培訓,去提升各方對於保護兒童的敏銳度,而各專業亦應在個案跟進上保持良好的溝通,確保有關家庭能得到足夠的關注。
2. 盡快就懷疑虐兒個案設立「強制舉報機制」(Mandatory Reporting,下稱:機制)及相關配套設施
申訴專員公署於2019年10月發表《有關辨識和通報懷疑虐待兒童個案的機制報告》,建議政府應探討強制舉報懷疑虐兒個案的可行性。事實上,2018年發生這宗虐兒悲劇後,不少關注團體及人士都提出,強制舉報機制能有效提升「與兒童接觸的專業人員」對懷疑虐兒個案的敏感度,有助隱藏的個案披露出來,讓有需要的家庭及早得到支援。本處認為政府應盡快設立強制舉報機制,並確保機制能回應到以下幾點:
  • 制定清晰的指引及評估工具,協助專業人士判斷在甚麼情況下呈報懷疑個案,並有相應的培訓;
  • 制定策略以應對可能大增之呈報個案,例如成立負責初步篩查(Initial Screening)的單位,同時檢討不同程度及類別個案的分流及分工,並增撥相應資源予現時負責處理懷疑虐兒個案的部門和機構,以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的跟進;
  • 為機制建立法理基礎,以釐定何謂「強制呈報人」、被呈報個案在甚麼情況下必須接受「強制介入」、呈報者所受的保障等;
  • 制定公眾教育策略及計劃,以提升公眾保護兒童的意識以及對機制的理解。
3. 盡快將「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常規化
政府於2019年初透過獎券基金撥款推出為期三年的「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下稱:計劃),提供駐校社工服務以辨識及服務有需要學童及其家庭。有關計劃將於2022年1月完結,餘下不足一年,但至今仍未見政府有就計劃作出檢討及策動下一步安排。本處認為,社工能協助所駐學前單位加強識別有福利需要兒童的敏銳度,亦能為懷疑虐兒或正面對其他危機的家庭直接提供支援和危機介入服務。為了讓有需要兒童及其家庭能繼續適時獲得跟進,本處建議政府盡快延續計劃一年以備足夠時間進行檢討,並預留充足時間予營運機構挽留有經驗的社工及辦理與服務相關的行政安排。此外,本處期望政府及早進行檢討以達致計劃常規化,透過先導階段所得的經驗去改善服務,讓計劃能在保護兒童上發揮最大的效用。
要讓機制真正起到保護兒童的作用,涉及廣泛公眾教育、專業培訓和改革現有保護兒童機制,並需要為此投入資源。此外,制定過程亦要充分諮詢現有服務提供者,借助他們的經驗,使機制能夠成為前線人員在保護兒童上的助力。
涉案眾人已被判監,不過事情尚未完結。本處期望大眾能有所反思,為保護兒童多走一步,盡快填補制度上的漏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