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slogon
《2023-24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的回應和意見

《2023-24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的回應和意見

日期: 24/02/2023

財政司司長於 2023年2月22日發表新一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以「穩中躍進、共拓繁榮新願景」為題,採取「中間偏鬆」的財政態度,全力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本處現就民生及社福範疇的相關項目提出意見。

開心香港(第34至35段)

政府將推動以市民為對象的「開心香港」(Happy Hong Kong)活動,讓市民有多元化的本地玩樂選擇,也有助刺激本地消費和經濟 。本處建議在舉辦市集活動、各項大型表演及嘉年華會時,讓青年參與其中,為他們提供更多構思及組織活動、展現才華和創業的機會,從而增加對香港的歸屬感及加強與社會的連繫。政府可考慮首先讓較少發展機會的青年人參與(如基層、失業、新來港、少數族裔、隱蔽青年等),為他們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支援市民(第37至39段及第43段第1至6點)

就紓困措施方面,本處歡迎政府提出的「派糖」和寛減措施,惟有關措施均為短暫及一次性,就長遠的扶貧措施及資源投放未有着墨。過去三年疫情中,基層家庭所受打擊尤為嚴重,貧窮情況更趨嚴峻,長遠或加劇跨代貧窮問題,故促請政府作出更長遠規劃,為應對疫後兒童及青少年跨代貧窮的社會結構性問題投放更多資源。另建議政府參考澳門及台灣做法,派發消費券時不設年齡限制,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獲得支援。
另外,本處歡迎政府增加子女相關的免稅額以減輕家庭負擔,惟現時的出生率跌至三十年的新低,政府更應全盤規劃惠及生育的社會環境,提供更多誘因,進一步完善幼兒照顧及託管服務,全面推動家庭友善政策,更有效支援家庭。

「智方便」(第51段)

政府將提升「智方便」平台,為市民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數碼服務,本處表示歡迎。惟弱勢社群因資源缺乏而較難掌握新技能,本處建議政府加強支援基層市民、長者、少數族裔等使用資訊科技,協助他們跨越數碼隔閡;同時保留一定的實體服務,避免弱勢社群因缺乏資訊而進一步被邊緣化。

數碼轉型(第53至54段) 

社福界一直探索數碼轉型及創新科技的發展,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更有效回應服務需要。惟現時不論獎劵基金或其他可供機構申請的基金資助計劃有限,本處建議政府為業界配置資源及讓社福界參與制定創科發展藍圖,以締造協同及發展與時並進的服務。

第三代互聯網(Web3)(第55至57段)  

數碼鴻溝日益明顯,建議政府加強支援貧乏家庭認識數碼新世代的能力及配套,及早在中學推動數碼智商教育(Digital Quotient),提升相關知識、技能和素養,助青年發掘潛能,為他們提供多元出路,提升自我實踐。至於認識虛擬資產的概念與相關風險,實有賴政府發揮關鍵作用,建議政府參考新加坡過去兩年的做法,加強公眾教育及監管虛擬資產,保護消費者及防止欺詐。同時讓青年及早明白虛擬資產相關的理財知識和風險。 

人才發展及招攬(第67段)

根據統計處數字,香港65歲及以上長者的人口比例預料持續上升。社會人口高齡化,長者對長期護理服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業界近年亦面對前線護理員人手不足問題,疫情下情況更趨嚴重,惟是次預算案未有提及投放資源於前線護理員人手培訓。本處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加強培訓相關人員及/或建立相關人員培訓制度,好使業界長遠有足夠人手應對人口高齡化下的服務需要。
政府招攬外地人才除為了達致經濟效益外,亦可考慮善用他們其他的強項(如語言及國際視野等),貢獻本港社會。另本處建議政府招攬外地人才時,需為他們提供個人及社會層面的生活適應支援,讓其真正融入香港社會。

人才資源(第134至140段)

本處認同政府從教育和培訓入手,鼓勵多元發展,助青年掌握未來產業和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能,為將來投身職場作好準備。惟根據本處青年生涯規劃服務的經驗所得,須先為他們提供整全的生涯規劃介入,方能讓他們覓得合適職業,繼而發展自我、貢獻社會,故建議政府為學校增撥額外資源,增聘曾接受生涯規劃培訓的專業人員 (社工/老師),為學生提供相關支援和輔導,助他們由學校順利進入社會。至於未來產業拓展方面,建議加入其他產業,如演藝、運動,以及社會企業等,讓青年人有更多元的選擇。

房屋供應(第147至152段)

根據房屋委員會最新數字,申請輪候公屋宗數超過24萬,平均需輪候時間長達六年。本處樂見政府覓得足夠用地以興建公屋,惟造地及興建需時,短期公屋落成量不足,難以解決急切的房屋需求。政府應積極發展有基本道路及公共設施配套的棕地及閒置土地,並考慮將原定在市場上公開出售但未能成功招標的住宅用地改為發展公營房屋,以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在興建公屋時,亦應提供適當的社區配套設施,包括學校、交通、社福及醫療等設施,顧及居民的民生及生活需要。
過渡性房屋及簡約公屋有助紓緩基層居民的住屋困難,但本處重申此類房屋只屬短期性質。政府長遠需增建公營房屋,方能滿足基層市民的住屋需求。另建議參考「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的新公共租住房屋社區支援計劃,讓非政府機構為入住簡約公屋的居民提供服務,建立互助網絡,支援居民就業,協助居民與社區建立聯繫。

公營醫療服務(第164段)

本處歡迎政府持續改善公營醫療服務,尤其是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設立綜合診所提供跨專業支援、推行藥物送遞服務及遙距視像診症等,均能便利體弱及長期病患長者獲取服務。本處期望政府大幅增加公立牙科門診的數目及服務名額,配合牙齒護理教育、牙科檢查等,並參考國際標準訂立長者真牙數目指標,以便將來訂立相關政策及配套。

基層醫療健康(第165至166段)

本處樂見政府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及提出以社區為本加強基層醫療服務。惟單靠地區康健中心不足以令基層健康服務惠及廣大市民,反之持續提升地區醫社合作才是成功的關鍵,故建議政府增撥資源,資助社會福利機構為市民推廣基層醫療服務及教育,從而與地區康健中心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另本處期望政府擴闊「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和長者醫療券的適用範疇,前者包括骨質疏鬆症,後者包括讓長者購買家用醫療設備、消耗品及復康用品等。

青年發展(第171段)

政府訂立「青年發展藍圖」,能為青年發展提供多元及具體的方向,惟整體政策欠缺宏觀的推行時間表,部份項目申請門檻偏高,例如「青年宿舍計劃」要求申請機構需與酒店/賓館一起作出申請、「青年歷奇訓練活動資助計劃」要求申請者需擁有歷奇場地等,限制有興趣的非牟利機構參與,也減低了計劃的公平性及普及性,建議降低往後計劃的申請門檻,以惠及更多不同背景的青年人。

推動「城市運動」(第172段) 

本處近年透過「賽馬會SportsExplore計劃」推動運動遊戲、運動技能及運動職業發展,旨在推廣運動的好處,也讓更多青年人認識及培養對運動行業的興趣,繼而投身運動行業。本處歡迎政府推動「城市運動」,及加強推廣運動產業的發展,讓業界與青年共同探討運動行業於香港的持續發展空間。建議政府除增設特定場地外,還調低甚至豁免收費,並資助相關團體租用場地舉辦活動。

職業專才教育(第173段)

喜見政府推廣職專教育,為青年人提供更多專上教育的選擇及出路,本處建議強化相關配套服務,包括多元體驗探索、生涯輔導,以提升學習動機及實踐能力,從而作出知情選擇。政府需加強辨識及跟進有需要的中學生,助其順利過渡職場。

婦女發展(第174段)

政府肯定婦女的貢獻及其發展性需要,本處深表認同。政府和社會應以「家庭角度」出發,推動男士家庭崗位的討論、家庭友善工作安排、婦女生涯發展等,並全面檢討嬰幼兒和兒童的社區配套設施及支援服務,讓婦女安心工作,釋放婦女勞動力。另期望政府支援女性家庭照顧者的精神健康需要,物色合適的場所推行暫託服務及喘息空間,讓婦女獲得放鬆身心靈的機會。

加強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第175段)

本處喜見「第一層支援服務」恆常化,並以校本綜合模式擴展至更多學前教育機構,能達致及早辨識和介入的果效,惟現時建議的資助金額難以充分滿足近九百間學前教育機構的需要,期望政府能持續檢視資助金額,讓有關服務的質與量持續改善。另建議政府與業界共同訂定政策及資源分配方法,例如加強地區課後託管和家長教育、增加家長資源中心的資源作更全面的承托,以及設立機制去檢視相關政策對特殊需要學童的服務銜接及其家庭支援的成效,以便鞏固長遠效益,讓「第一層支援服務」的成效能持續深化。

支援居家安老(第176至177段)

本處喜見政府增加各類長者社區支援服務,支援居家安老。就「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恆常化,除增加服務名額外,亦應增撥資源加强服務人力及場地配套,以助營運機構提升服務效能。隨着人口及服務範疇增加,政府應增加長者地區中心和長者鄰舍中心之會址面積及人手規劃標準,更有效滿足長者的服務需要。而長遠應適時檢討不同年齡長者的獨特需要,考慮增撥資源,支援服務推展。

加強支援照顧者(第178段)

本處支持政府肯定照顧者的付出和貢獻,並加強支援其需要,亦喜見落實照顧者生活津貼恆常化,惟建議放寬申請資格門檻,取消申請資格與「輪候服務」身分掛鈎及不能同時領取傷殘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的限制,讓更多有需要人士受惠。除經濟支援外,應推動照顧者友善社區,包括提供誘因鼓勵僱主推行照顧者職場友善措施,如照顧者假期、彈性工時等,讓在職照顧者可參與勞動市場並兼顧照顧者角色。另建議擴闊受惠對象,為需應付不同醫療及訓練開支的特殊需要兒童家庭提供生活津貼。

鼓勵繼續聘用年長僱員(第179段)

本處支持鼓勵僱主繼續聘用年長僱員,助其生活及經濟得以自立。而殘疾人士及少數族裔人士同樣有能力貢獻社會、發揮所長,建議政府加強推動他們就業,增撥資源予各政策部門,創造職位,並向企業給予誘因及資助措施,增加上述人士公開就業的機會。另政府應持續檢視及提升整體社會職場共融文化及實際僱用長者、殘疾人士及少數族裔人士的狀況,積極推動職場多元友善環境。

鼓勵提供更多優質私營長者和殘疾人士院舍設施(第180段) 

政府提出優化措施,務求增加優質私營長者和殘疾人士院舍的供應量,以紓緩社會對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的需求,本處表示歡迎,惟政府也有責任加快資助宿位的供應量,包括預留撥款資助院舍營運、土地/處所作為社會福利設施及制定適切人力規劃,繼續探討在重建項目、空置建築物(如空置學校)增加或改建為安老/殘疾人士資助院舍,方能縮短輪候時間,及應對人口高齡化所帶來的服務需要。政府亦應推行相應措施,包括改善院舍人手比例、優化院舍員工福利待遇、設立晉升階梯、改善培訓計劃、提升專業資歷、提升院舍場地及設施等,以能達至提供優質院舍服務的目的。 

鼓勵分間單位安裝獨立水錶(第181段)

要有效保障基層市民,政府需進一步推動及切實監察安裝獨立水錶的進度及成效,並考慮直接補貼劏房居民的水電等開支。長遠應取締不適切住房,提升基層市民居住的質素。

結語

經歷三年疫情,香港逐漸步入復常之路。基層市民在疫情下受到嚴重打擊,更需要政府及社會各界協助恢復元氣。本處期望政府持續關心弱勢,為社會推行長遠及可持續發展的利民措施,「共拓繁榮新願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