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slogon
回應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

回應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

日期: 15/04/2020

政府於4月8日公布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涉及1375億元,以紓緩因疫情而造成的經濟衝擊。本處認為有關措施較其他國家及地區「來晚了」,然而方向尚算正確,惟在「補漏拾遺」的執行上需注意以下幾項: 

一、確保僱員獲得補貼

政府動用800億元推「保就業計劃」,為期半年,僱主雖然承諾不裁員,惟此項計劃尚存不少漏洞,包括僱主可先裁員、再聘用或扣減員工薪金後再申請補貼,而沒有強積金戶口員工亦無法受惠等,最終僱員能否獲得全數補貼仍是未知之數。為此,政府必須提供更清晰的指引及查核機制,提高計劃透明度,加強監察,確保工資補貼能直接交到僱員手上,而不是變相為僱主減省其他營運開支。而自疫情開始至今,大部分行業均受重創,但補貼最快卻要到6月才發放,屆時恐怕有更多商戶無法支撐而倒閉,故政府必須簡化派發程序,讓僱員盡快獲得支援。

二、盡快增設失業援助

工資補貼的目標在於「保就業」,卻不涉及失業救濟;然而若失業情況持續惡化,政府必須思考如何加強失業支援,例如盡快提高失業和就業不足人士的現金津貼,以解其燃眉之急。政府曾回應指增設失業援助金耗費更多時間及成本,估計要到2021年才能發放援助,惟英國相關的援助補貼預計在4月下旬已能發放,本處促請政府參考外國做法,救市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三、加快處理綜援申請

政府擬透過綜援系統,為失業或就業不足人士提供有時限的支援。惟社會福利署於過去2個多月受疫情影響而縮短辦公時間,已累積一定數量的綜援申請尚未能處理。是次因放寬資產上限而合資格申領的住戶數目,按政府粗略估計也有4萬個。政府必須務實地考慮人手安排,盡快處理所有申請個案。

四、增加長期缺乏人手職位

未來兩年政府擬在公私營機構創造約3萬個職位(限時12個月),涉及60億元,涵蓋不同學歷、年齡及技能人士,建議政府趁機調動資源,開拓更多長期缺乏人手的職位,例如社會服務及醫療服務的護理及照顧員,既可吸納失業人士,又可紓緩人手不足情況,提升服務質素;又例如在疫情持續下增聘社區清潔衛生工作相關的人員,但宜改善其薪酬待遇以吸引更多人入行。

五、其他建議

五.一、撥備支援邊緣化社群

是次紓困措施中,無家者、外判清潔工及不適切住房家庭等社會邊緣化社群仍然被忽略。政府應盡快開放民政事務處及康文處轄下的避寒/避暑中心及閒置的運動場館,供無家者暫住,以減低感染疫症及社區爆發風險;外判清潔工一般年紀較大,加上工時長,工作環境較易受疫症感染,政府應調撥資源,確保工友工作時獲得夠足保護裝備;居於不適切住房的主要是基層家庭,他們受疫情及經濟下行影響,情況更為嚴峻,建議政府提供額外租金及食物津貼,並增撥資源予食物銀行以增加緊急食物援助名額及期限,以解燃眉之急。

五.二、增撥社福資源共同抗疫

社福機構轄下不少自負盈虧計劃及社會企業的營運同樣遭受疫情打擊,甚至因營運資金不足而要終止服務,最終影響正接受有關服務的社群,建議政府為有關社會服務機構提供緊急援助金,讓相關服務能渡過此疫。

結語:解市民燃眉之急   政府刻不容緩

是次疫情對香港帶來莫大的挑戰及影響,不少基層市民正身處水深火熱之中,政府的抗疫措施必須當機立斷,急市民所急;要做到同心抗疫,特首及管治團隊更要開放聆聽,了解各行各業及市民之苦,方能對症下藥。在社會艱難之時,促請政府重新調撥資源,支援邊緣的弱勢社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