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slogon
《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願景與策略》回應書

《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願景與策略》回應書

日期: 28/04/2017

本處重視社會參與,認為每一位市民都有能力為社會發展出力,故十分認同當局就香港的長遠規劃作公眾參與活動。本處相信,只有愈多人的正面參與,制定出來的規劃才會更貼合人的需要。一個實證為本、高透明度的決策過程,能有效讓社會認清事實,透過討論去凝聚共識,從中發現更多新思維,落實整全發展的概念,秉持鼓勵社會參與的精神,建設一個讓香港市民能生活得更有尊嚴的城市。

本處尤其關注諮詢文件中「宜居度」(元素1)的內容,亦期望闡述更多本處的理念和建議。


1.宜居城市

不少國際研究都以「宜居」的概念比較不同城市,呈現各城市居民的生活狀況-《經濟學人》(Economist)以30個因素去作評比、「美世生活質素調查」(Mercer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有39個準則,可見一個城市宜居與否,所牽涉的層面極廣。本處曾於2014年進行調查,發現受訪者在多項關於宜居度的範疇中,最重視的三個範疇為「政治與社會環境」(如內部穩定、犯罪、執法出入境便利程度、治安等)、「社會文化環境」(如個人自由的限制、媒體與審查、平等機會等)、「醫療與健康」(如醫院、醫療用品、傳染病、供水、污水、垃圾清理、空氣污染等)。部份範疇未必是單在規劃層面就能處理的,故本處期望,政府各部門需對「宜居城市」有更清晰的願景,與社會各界共商優次,訂定不同範疇的具體發展計劃,並作定期檢討,為香港市民締造更理想的生活環境。


2.土地使用

諮詢文件的重點之一,是如何合理分配土地。文件中提及對居住、公共空間、社區設施、經濟發展、工業、社會基建、綠化、保育、能源、廢物處理等的關注,在土地的運用上往往是互相排斥和競爭的。近年的土地發展爭議,如新界東北發展中有關哥爾夫球場的爭議、橫洲棕地爭議、高鐵菜園村爭議等,部份是源自土地使用優次未能說服社會大眾所致。當局必須公開整全的土地使用資訊,建立有效的諮詢平台,設立機制讓社會各界討論土地使用的優次,尊重諮詢結果,令決策更合理和透明。


3.全盤檢視《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

《準則》列明政府釐定各類土地用途和設施規模、位置及地盤規定。它提供基本指引,確保在規劃過程中,政府可保留足夠土地進行社會和經濟發展,以及提供合適的公眾設施配合市民需要。可見,一個公平、適切、有效、具執行力的《準則》,能為分配匱乏的土地資源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


本處建議,當局應就《準則》作全盤的公眾諮詢,以檢討有否修訂的需要。例如現時《準則》的醫院床位數目指標已經沿用多年,在行將老齡化的社會亦已不再適切,實有修訂的必要。其他例子包括部份屋邨或小區商場,不再提供適合該區民生所需的貨品及服務、社區設施不足等,為居民帶來不便。這是現時《準則》在規劃上、執行上甚至法定權力上,有所缺陷的地方。本處有以下建議:


在《準則》的調整上,本處建議設立機制,與持份者在準則及執行情況上進行溝通,使準則能適時更新,例如在「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中有關規劃比率的釐定,政府必須考慮業界意見,與持份者共同審視及估算特定範疇上社會的需要,並以諮詢的結果調整《準則》要求。


落實方面,既已明文寫下規劃準則,就應有相應的機制去落實。本處建議擴大部門的權力,訂立監察制度,務求使所有新、舊發展計劃符合《準則》的要求。此舉讓社會更有信心,相信當局能貫切諮詢文件中「享受更多公共空間」、「優化社區設施」、「生態保育」等的願景。


4.長遠社會福利規劃

社會服務業界一直促請政府進行長遠社會福利規劃,內容包括不同弱勢社群的社會服務需要及估算,設立機制回應當下的服務需要。本處期望當局在進行規劃時,能掌握更多弱勢社群的資訊,照顧不同需要。


當局須設立定期檢討規劃機制,因應香港社會的發展趨勢,制定有效的社會福利發展目標和政策,同時在資金、人力資源和服務用地的規劃作出配合,使有關的計劃能落實執行。本處認為政府必須確立和清楚闡述本港社會福利的核心價值、政策理念、長遠目標和未來願景,作為日後規劃的依據。政府亦應清楚詳述本港社會福利服務規劃的方法、程序及應交付的工作成果,充份諮詢公眾,確保所有持份者有充足渠道與規劃者交流意見,並讓社會各界人士可依據指引監察政府的工作。


本處期望政府設立一個以行政長官或政務司司長為首的高規格平台,就本港的社會福利藍圖進行跨政策局和跨界別的討論,促進共同參與,就社會福利的相關議題尋求社會共識。


5.市區更新

諮詢文件指出,到了2046年,樓齡達70年或以上的私人住宅單位將有三十多萬個,是2015年同齡樓宇數量的300倍;文件亦指出,這些70年或以上樓齡的單位將集中在市區。以近十多年的市區更新往績,進行樓宇重建、市區更新的結果,大體都是興建了居民再無法負擔的住宅,導致居民只能在其他區域尋找他們所能負擔的居所。以此推論,由今天直到2046年的30年間,或有數以十萬計的住戶受影響。本處呼籲當局改變現時市區重建的理念和做法:在規劃市區重建時,必須在原區預留足夠的土地興建可負擔的居所,誠實執行原區安置、樓換樓政策,以減低居民因市區更新而所遭受的衝擊。


另一方面,近年新公共屋邨入伙時,配套如學校、街市、社區設施等往往未及營運,為居民帶來不便,本處期望當局能確保有關配套能同步運作,以減輕新遷入居民的負擔。


6.回應輿論

諮詢期間,不少論者提出了對是次規劃的擔憂,包括人口增長不符預期致土地過度開發、中港融合下香港能自主規劃的可行性、規劃只重視經濟發展等。本處期望當局本著事實,開放更多規劃資料和數據,讓社會有全盤的資訊作參考,使討論得以在客觀和理性的基礎上進行。

結語

為未來30年的社會發展作規劃,議題廣泛,亦與多個範疇的公共政策環環相扣,既關乎香港未來,亦影響每個人的切身福祉。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是為不同階層的市民締造更理想的生活環境。開展規劃諮詢是一個好開始,能讓社會認清事實,凝聚社會共識。期望是次諮詢除了能收集到社會各界就當局所關心課題的回應外,更能發現更多新思維,不片面地追求經濟發展,落實整全發展的概念,建設一個讓所有香港市民能生活得更有尊嚴的城市。


Top